
體現中國特色治網之道的優越性
白皮書從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技術應用、網絡空間治理、網絡安全保障等七個方面總結了中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具有鮮明中國特色。
一方面,白皮書總結了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加快農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運用“互聯網+”推進教育、醫療、扶貧等公共事業數字服務水平的成功經驗,展現了中國特色治網之道在發揮網絡賦能三次產業轉型等全球數字經濟共同發展路徑上的優勢。
另一方面,白皮書還從網絡文化、網絡平臺治理、網絡安全等方面,突出了中國網絡空間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網絡空間風清氣正等優勢;展現出中國完善網絡空間法治體系,依法規范互聯網平臺運營,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環境等成就;介紹了中國頒布《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確立網絡安全法律框架等“四梁八柱”,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黑客、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明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切實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等依法治網工作。
在全球面臨網絡文化、網絡平臺治理、網絡安全困境,如網絡仇恨、網絡暴力難以遏制,互聯網巨頭破壞個人隱私、大型平臺壟斷橫行,網絡恐怖主義抬頭傷害網絡空間安全等背景下,白皮書展現了中國治網之路,開辟了數字經濟增長與網絡精神文明相協調、網絡空間發展成果普惠、網絡空間發展與安全“雙輪驅動”的管網治網新境界。
展現中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誠意
白皮書開宗明義,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以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自覺把握,表達了中國同世界各國加強網絡發展和治理合作的真誠愿望。白皮書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要堅持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四項原則,重申了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四項原則”。
在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各國關系、發展方式、安全道路等問題上,白皮書闡明了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應平等相待,網絡空間未來發展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大家的事情由大家商量著辦”的博大胸襟,闡明了中國秉持開放合作精神、高舉多邊主義旗幟,主動與各國交流網絡治理成果,幫助各國彌合數字鴻溝,實現互利共贏的雙贏道路,闡明了中國摒棄冷戰思維,以合作謀和平,在普遍安全中實現自身安全的路徑選擇。
在網絡空間零和博弈、冷戰思維泛起,個別國家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的絕對安全,發動網絡監聽和網絡攻擊,試圖挑起網絡空間軍備競賽之時,白皮書闡明中國愿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盡最大努力與各國共走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之路。
勾勒全球網絡空間的光明前景
白皮書第四部分首次全面系統地從十個方面描述了全球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光明前景。面對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等全球公害,以及數據安全等網絡空間新興安全議題,白皮書提出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實現互聯網發展成果由全球共享;提出推動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實現更加公正合理的網絡空間治理體系;提出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國際合作、合作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實現網絡空間和平、安全、穩定;提出促進數據安全治理和開發利用,引領全球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
這是中國著眼于全球對網絡空間發展與安全的共同關切,秉持全人類對網絡空間未來的普遍憧憬,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所構想的愿景,釋放了中國的善意、誠意,表達國際社會普遍心聲,反映國際社會普遍期待,必將成為全球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國網 作者:周寧南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科技與網絡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源自:中國新聞網)